新石器时代榆林东北部环境宜居性分析
摘 要
针对榆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环境宜居性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SOFM 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区聚落等级进行划分,结合地形高程、坡度、坡向、距水系距离、植被覆盖度等因子,构建指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遗址大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坡度3~9°、距水系距离为0~800m、坡向为阳坡以及植被覆盖度较好的区域,一级聚落均分布在古代环境宜居性较高的区域。与仅使用地形因子建立的指数模型相比,加入植被覆盖度和聚落等级因子的模型对不宜居的沙漠和遗址分布空白区域划分的宜居性等级低,对遗址分布密集的宜居区域划分的宜居性等级高,宜居性等级划分结果与各等级遗址密度分布的客观事实更为吻合,综合因子模型对区域宜居性等级划分更为精确。
引用格式:钟昌悦,聂跃平,于丽君,等.新石器时代榆林东北部环境宜居性分析[J].测绘科学,2017,42 (9):62-70.
正 文
古遗址空间分布与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古人通常择群而居,聚落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着古代遗址的分布。随着聚落考古学、景观考古学和环境考古学的不断发展, 在探究人地关系的基础上考虑古代社会关系因素,综合研究古代环境宜居性更符合考古学发展的需求。
陕西省榆林地区的东北部分布着包括石峁遗址(约4000多年)在内的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研究该区域古代环境宜居性, 对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榆林地区东北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建立了该地区的指数模型,定量分析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居环境宜居性分布情况。通过空间分析获取地形因子,研究遗址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 并在现有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引入植被覆盖度和反映古代社会关系的聚落等级, 构建指数模型, 计算区域新石器时代环境宜居性, 结合已知遗址的空间分布对宜居性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本文研究区位于榆林地区东北部的秃尾河、窟野河和清水河流域,流域继承了古河道的流向,由西北流向东南, 流经神木县、府谷县、佳县和榆林市。研究区自古以来就属于农牧交错地带,地形复杂, 生态脆弱。东部主要为丘陵沟壑区,海拔在800~1500 m,风蚀与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水土流失严重; 中部为沙丘沙地; 西部是风沙草滩区, 地表形态主要为沙丘、湖盆、草滩相间, 在滩地低洼处, 常积水成湖, 其中最大的红碱淖就位于神木县境内。著名的毛乌素沙地位于研究区的西部, 神木新华遗址的发掘表明毛乌素沙地早在新石器末期就已经形成存在。
研究中使用的遗址数据来源于《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采集新石器时代遗址点229处。地理空间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http://www.gscloud.cn)提供的SRTM 90 m 数字高程数据、2002 年8月Landsat7ETM+遥感影像数据和研究区水系数据。
空间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地形、植被、水系等信息,分析区域古环境中遗址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宜居性的关系。本文在地形因子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植被覆盖度和聚落等级两个因子建立综合因子模型,对榆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环境宜居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
1)研究利用SOFM 神经网络对聚落进行等级分类,发现低等级遗址大都位于高等级遗址的辐射范围之内, 呈环状分布。聚落等级评估中遗址面积和重要遗物相较于重要遗迹和普通遗物更为关键。这些规律为考古专题调查与聚落等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2)地形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充分反映了古人选址的倾向性:研究区遗址大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坡度3~9°, 坡向为阳坡的区域。约有83%的遗址分布在距离水系1200 m 以内的区域,呈现出明显的趋水性。
3)研究结果表明榆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古人更多选择居住在宜居性较高的东北部和南部的丘陵沟壑区,而西部沙地宜居性低且遗址分布较少。相比地形因子模型, 考虑聚落等级和植被覆盖度的综合因子模型划分的区域宜居性等级与区域遗址的分布更加吻合,能将宜居性等级低遗址分布少的沙漠区域,以及宜居性等级高遗址分布多的区域明显区分出来,尤其是遗址分布的空白区域,综合因子模型得出的宜居性等级也明显低于地形因子模型。根据宜居性等级与遗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确定异常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考古调查工作,对于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7年(第42卷)第9期
感谢关注、点赞、留言、转发
主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主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邮箱:niu@casm.ac.cn
网站:http://chkd.cbpt.cnki.net
作者QQ群:555495420
编务QQ:2378225509